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第十一课 计算体脂率1.0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BMI和它的计算方法。
2. 了解什么是体脂率和它的计算方法。
3. 理解并学会数据类型转换。
教学重难点:
数据类型转换。
学习内容:
案例3:
使用 Python计算体脂率:
1.0:完成简单的体脂率计算 。
案例分析:
1. 定义四个变量: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并赋值。
2. 根据公式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
3. 在计算BMI的基础上根据公式计算体脂率。
4. 将体脂率结果输出。
程序代码:

代码分析:
1. 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BMI计算公式:
BMI = 体重 (公斤) ÷ (身高 × 身高) (米)
计算得出的数值如果在18.5到24的区间内,就属于正常,24到28,就是超重,高于28的,则属于肥胖。
例如,一个人体重70公斤,身高1.75米,那么,他的BMI指数计算公式就是70÷(1.75×1.75),即22.86,属于正常。
在本程序中:

通过定义了一个人性别、体重、身高、年龄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BMI指数的值。
2. 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体脂率可通过BMI计算法计算得出。
体脂率计算公式:
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体脂率详细对照表:

在本程序中:

通过性别使用体脂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如果定义的性别不是男或女,则将-1赋值给fate_rate。
3. 数据类型转换
我们知道在Python的计算中,每个数据的类型可能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大部分时候Python已经为我们转换好了数据类型,例如本程序中:

身高为1.8米,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数据,但是体重75为整型数据,它们不是同一类型但是Python为我们自动将整型75转换为了浮点型的75.0,最后计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的结果是整型,那么就需要我们将1.8强制转换为整型数据,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类型转换。
整数 -> 浮点数, float(4) -> 4.0。
浮点数 -> 整数, int (3.14) -> 3 ,只会保留整数部分。
字符串 -> 整数, int (‘3’) -> 3。
字符串 -> 浮点数, float(‘3.14’) -> 3.14 。
整数 -> 字符串, str(4) -> 4 (字符串类型)。
还有个很实用的小技巧:
当我们判断不出变量的数据类型的时候,可以使用type(变量)来判断变量的数据类型。
点击右键运行程序,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

课后练习:
尝试定义女性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