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70年代中期,美国各所名牌大学校园内,人们都像发疯一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玩弄一种数学游戏。这个游戏十分简单: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N,并且按照以下的规律进行变换:
如果是个奇数,则下一步变成3N+1。
如果是个偶数,则下一步变成N/2。
不单单是学生,甚至连教师、研究员、教授与学究都纷纷加入 [9] 。为什么这种游戏的魅力经久不衰?因为人们发现,无论N是怎样一个数字,最终都无法逃脱回到谷底1。准确地说,是无法逃出落入底部的4-2-1循环,永远也逃不出这样的宿命。
这就是著名的“冰雹猜想”



使用Scratch功能块,自定义一个功能叫做《冰雹猜想》,采用递归结构设计验证这个数字黑洞。程序由入口程序和冰雹猜想模块组成。
1、入口程序:让用户输入一个自然数,让他进入输入黑洞中。
2、冰雹猜想模块:按照数字黑洞的规律进行交换运算。知道最后的得数是1.

功能块视频





变量来实现也许对于小学生有可能比较好理解。所以制作了使用变量的方式来讲解视频。
主要是要理解变量是一个相当于容器的。

变量视频





对于小孩子,更加形象的反应出数字的变化非常重要。为此抛砖迎玉,使用画笔和图章,让数字能通过舞台显示出来。
孩子的世界的想法会更加有意思。可以让你的孩子尝试一下。

可视化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