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6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上期回顾
1、小游戏–变色恐龙程序制作。
2、通过这个游戏,让小朋友们熟悉模块的应用。
3、熟悉角色是如何切换的。
上一期中,小朋友们进一步熟悉了模块盘及角色切换的练习。本期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变量,并运用实际案例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变量的应用。
01
变量

编程的时候,我们也要给变量起个名字,比如我们编制游戏程序时经常会用到的“得分”这个变量。
02
猫抓老鼠
“变量”的概念就讲到这里。下面用“猫抓老鼠”这个游戏来熟悉“变量”概念。
“猫抓老鼠”游戏要求:
1、应用键盘“上、下、左、右”键来操作;
2、建立“得分”变量;
3、猫抓到老鼠一次,“得分”增加1分;
4、直到按下”空格键“游戏停止;
首先,我们先来编制角色“小猫”的脚本。
因为是要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来控制小猫的移动,所以,要先判断我们是按的哪个键,如果按的是“上箭头”,那么,角色”小猫“向上移动,且会用到”碰到边缘就反弹“这个模块。其它键的判断都可以依据这个方法。
角色”小猫“的脚本就写好了。
在进行角色”老鼠“脚本编写之前,我们要先建立”得分“这个变量。如下图:
建立”得分“变量后,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模块,如下图所示:
然后,需要判断碰到小猫没?碰到了,就将变量”得分“增加1分,直到玩家按下空格键,游戏结束。
好了,今天的小游戏分享完了,小朋友们如果喜欢,不妨动手尝试一下。也欢迎你在后台给我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
本期内容的源程序大家可以在“博士小课堂”公众号的后台回复数字“1208”即可获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