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380元/半年,推荐全网最具性价比的一站式编程学习平台码丁实验室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Scratch 少儿编程 1946浏览 0评论

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让角色移动,在移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舞台区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舞台区是一个直角坐标系,下面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坐标系, 左右宽度是 -240~240,即:480个点 上下高度是 -180~180,即:360个点舞台区的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用一个横坐标,加一个纵坐标来表示,例如:我们可以用(0,0)来表示这个坐标系的中心位置;我们可以用(-240,180)表示最左上角位置的点,依此类推

课堂实践:

下面我们来设计一下场景:新学期开学了, 小松鼠高高兴兴的背起书包去上学了,在上学的路上它要跳过一条宽宽的河,我们现在来编写一段代码,来操作小松鼠同学跳过河去吧。首先,我们先来设置一下舞台,在背景区选择一张河流的背景,把鼠标移动到背景区,悬停在第一个图标的位置处,会有一个浮窗提示“从背景库中选择背景”,如下图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我们在背景库中选择一个river的背景,选中后点击确定,背景就添加进来了,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同理,我们在角色区,将鼠标悬停在第一个图标的位置,同样会提示“从角色库中选取角色”,我们按照一样的流程添加一个小松鼠进来,都添加好之后的效果是这样的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接下来开始编码,编码其实是一个愉快的过程,scratch中的每段段代码都封装成了积木的形式,把需要的积木块拖动到右侧的脚本区组合在一起就完成代码的编写了,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到动作区的积木块,首先,我们先在事件区选择一个触发事件:“当绿旗被点击”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拖动到脚本区,然后再从动作区拖动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放到脚本区,起跳的时候还需要增加高度,则小松鼠的纵坐标也要相应的增加和减少,则需要拖动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放到脚本区,最后的效果是这样的,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接下来,我们把“当绿旗被点击”和“将x坐标增加”两段代码放到一起,这两估代码会无缝的衔接在一起,细心的小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当绿旗被点击积木块下面有一个突起,“将X坐标增加”的积木块上面有一个凹槽,这个突起叫做程序的出口,这个凹槽叫做程序的入口,那代码段的意思就是执行完上一段代码后,就会紧接着执行下一段代码,这就是程序运行里最简单的一个结构,叫顺序执行结构

第一课小松鼠跳过河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