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做过的《小瓢虫找妈妈》吗,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实物进行模拟,用Arduino机器人扮演小瓢虫,在地上贴一根黑线来模拟妈妈留下的痕迹,下面给大家演示一下效果吧!
观看视频–11.1课程导入
设计意图:回忆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出机器人走轨迹这个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习得新知
(一)挑战任务①
搭建Arduino小车,安装循迹传感器
注意:拼车时会有一些接线,注意提醒学生按照要求接线,避免接错或者接反。
观看视频11.2安装小车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完成小车的拼装。注意提醒学生在接线时的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挑战任务②
探索实现让小车动起来,让小车实现前进一秒再后退一秒
观看视频11.3听话的机器人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小例子让学生学会操作机器人,增加学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三)挑战任务③
现在来实现让小车跟着轨迹行走,请学生分组贴好轨迹
注:这里建议老师让学生分组设计轨道,学生人数较少时,可以由老师设计一个轨道让学生公用。
观看视频11.4循迹的小车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铺垫,现在就可以进入对循迹的探索了,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循迹传感器读取的灰度值,并进行程序设计
(四)挑战任务④
现在小车已经能够识别轨迹了,但是还是不能判断是否碰到瓢虫妈妈,这里需要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它来完成机器人在瓢虫妈妈面前停下的功能
观看视频11.5识别终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超声波传感器的用法和功能。
(五)拓展任务
请学生自己探索解决小车循迹时一卡一卡的j解决办法,让小车循迹时行走更加平滑。
观看视频11.6拓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一些模块的使用,鼓励学生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知识小结、课外延伸
学生举手回答学习本课的收获。培养及时梳理、归纳知识点的习惯。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