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6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上节课结束后,我们还留下了正八边形没有画,还留了正二十边形供大家挑战。今天我们来“各个击破”。不要看着越来越多的边数发愁,有了“循环”神器,分分钟搞定!
我们先用“循环”神器改造一下上次的“五角星”程序试试。
首先从“文件”菜单“打开”上周的五角星项目文件。然后从积木区的控制部分找到“循环”神器,对,就是那几个开着口子,像“C”或“E”的积木。由于我们非常清楚循环的次数,我们选择第1个“C”型神器,就是上面写着“重复执行10次”那个。
把神器拖入代码区的空白部分,把需要重复的部分(移动语句和旋转语句)拖入“C”型神器的口子里,然后把多余的移动和旋转语句删掉(或是拖到代码区以外扔掉)。把循环次数改为“5”,再把神器拖到“将angle设定为144”的积木下方卡合好(过程如下图)。
成功!改造后的代码如下图,是不是简洁多了呢?
好,有了这个基础,正八边形也就水到渠成了。只需修改角度和循环次数即可。根据上次课的几何知识,我们知道绘制正八边形每次的旋转角度应为360➗8=45(度)。循环次数自然就是“边数”了,也就是“8”。修改后的代码如下图。如果觉得边长(也就是每次前进的步数)为100有点太大,可以改小些。有了循环神器,这个也只需改一个地方就行了。
如果觉得小海龟画得太快了,没看清他的绘制过程,控制部分的积木中还有一个“等待1秒”积木,可以使海龟每画一笔,都稍微停顿一下,让我们仔细看清整个绘制过程。
有了正八边形的基础,正二十边形还是问题吗?别说正二十边形,正二百边形咱也不怕了!
在今天的项目中,我们:
-
学会了积木区黄色的“控制”部分中,“指定次数循环”积木的使用方法;
-
学会了积木区黄色的“控制”部分中,“等待”积木的使用方法;
-
学会了使用循环来绘制正N边形并改变其边长的方法。
⚠️ 循环又是一个在程序设计中几乎肯定会用到的内容,今后的学习中会反复用到。
课后思考:
从刚才绘制正八边形的程序,修改为绘制正二十边形的程序,需要修改“循环次数”和“旋转角度”两个地方。虽然修改量已经很少了,但我们还要追求更高的目标——能否只修改一个参数就达到我们的目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提示:定义一个与“循环次数”和“旋转角度”都有关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