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朵妈
自从当了妈妈,终于领会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娃刚出生我们忙着学泡奶粉换尿布,大一点又开始研究各种敏感期,该上幼儿园了,来来来,华德福,蒙台梭利了解一下……
感谢我娃,为娘肚里的各种教育理念和知识可以说是嗷嗷丰富了!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将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 Math 结合的跨学科教育,强调的是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的联系。
近几年新加入了艺术(Arts)增强版,也有加入了Enterpreneurship(企业精神)的增强版。这些都叫做STEM+。随便怎么往上+,STEM教育主旨不变,玩的就是学科跨界!哈哈,和苹果机一个道理~~
再来看看STEM教育的好处!
首先分享给大家一组数据,看看大佬们如是说:
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布什《美国竞争力计划》
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
——奥巴马《美国创新战略》
在美国大选中提议STEM研究生毕业可直接申请美国绿卡。
——希拉里·克林顿
中国教育部在2017年1月颁布的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定义了中国版的STEM。
STEM有一句口号是比较能说明STEM教育的好处的:帮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往近了说,它就是一个桥梁,让孩子能够把零散知识,变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
往远了说,STEM教育的好处,可以说为娃的未来做准备!它培养了四个未来人才最需要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STEM教育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孩子学习热情的极佳方式!
STEM教育这么好,我们怎么给娃用?
目前来讲,培养一个STEM娃分两种途径:
在娃兴趣可塑性很强的早期,父母可以在家用科普绘本、STEM玩具、趣味游戏进行兴趣引导;
后期,父母孩子心里都有底了,再依靠机构、学校兴趣小组和选修课。
不建议早期就依靠机构,首先还不确定娃的意向,其次机构有好坏、昂贵等普遍问题。
嘿嘿~~ 朵妈找来了一波趣味小游戏,让娃乐在其中,还能感受高大上的STEM理念,一起来看!
搭建纸卷筒
搭建类的游戏符合STEM的主题。咱只需要用到一些废弃的纸卷筒就可以啦!也可以用一次性纸杯代替哦!
首先教娃将纸卷筒剪成长度不一的块,并在两端剪出一些口子。
处理好后,就可以进行纸卷筒的堆高高活动啦!哈哈,这是我家朵朵最喜欢的部分~~
当然啦,在搭建之前,还可以在纸卷筒表面刷上一些美腻的颜色,一方面锻炼娃的艺术细胞,一方面纸卷筒也会美美哒!
不止是简单的堆高高,搭建高塔,搭建雕塑,天马行空,任娃想象哦!
罐子里的彩虹
科学是STEM里打头的学科,带娃学习科学当然离不开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啦!不如跟着朵妈做个小实验,在水里制作一道彩虹吧!
6岁的小女孩安娜正做这个实验,首先在5个玻璃杯里分别倒入2汤匙的热水(为什么是热水?因为热水可以更快的溶解彩虹糖。)。
接着一包吃剩下的彩虹糖倒出,将不同颜色的糖(红橙黄绿紫的配比分别是2:4:6:8:10,为啥要放不同数量?继续看下面会提到哦)分别加入5个装有热水的玻璃杯
当水杯里的彩虹糖溶解以后,我们把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紫色糖浆率先用吸管(用注射器会更方便哦)转移到一个干净的透明罐子里↓↓↓
同理,按照密度的大小顺序,小安娜把其他颜色的糖浆一层层叠加在罐子里,当叠加到黄色时,小安娜决定休息一会,毕竟这可是个精细活↓↓↓
半个小时后,小安娜叠加好了所有的颜色,我们欣赏着这道美丽的彩虹,心情也变得美丽起来!!
超级英雄编程游戏
6岁的大卫最喜欢的超级英雄是帅气的蝙蝠侠,于是朵妈使用基本的编程思想设计了一个让大卫帮助蝙蝠侠避开“坏人”(乐高块和其他玩偶)并获得“珠宝”(到达终点)的棋盘游戏!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精彩的STEM游戏!首先我们用黄蓝两色胶带粘贴成一个田字格棋盘↓↓↓
接着拿出不同颜色的便签纸,在纸上画上前进、左转、右转的指示箭头,这个就叫指令,用以指示蝙蝠侠怎么走。
不要忘记关键的一步,在棋盘上摆放乐高/玩偶障碍物,因为要保证路线可用,障碍物放置的位置必须想好,哈哈,感觉有点烧脑的说~~
接下来就可以玩游戏啦!
大卫一边使用准备好的编码命令卡,一边移动手中的蝙蝠侠玩偶,左转、前进,玩的不亦乐乎~~
哈哈,便签条就是指令,大卫移动的手就是执行指令的“电脑”,当然啦,也可以两个娃一起玩,一个负责发出指令,一个负责执行指令哦~~
猜猜大卫能找到最短的路线顺利带蝙蝠侠找到终点处的“珠宝”吗?
STEM挑战:面条有多硬?
面条作为主食界的扛把子,煮熟了总是软绵绵的样子,实际上人家原本硬着呢!
实际上面条还可以用来和娃玩一个STEM挑战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测测,面条到底有多硬!
首先准备一包面条和泡沫块,将面条小心地插在泡沫上!
接着挑战开始啦!
一本本书往上放!面条君纹丝不动,最终艾丹和弟弟测出面条能支撑6本小书!
然后,艾丹带着弟弟设计了第二个游戏来测试意大利面条躺在水平面上时的强度。
艾丹用木块建起了一座小桥,铺上了意大利面。
哥哥艾丹还在两边的意大利面上放上块,用来固定位置,然后他开始在中间的面条上增加木块。
最终通过实践,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意大利面条在水平面比垂直时承重能力更强!棒棒哒!
吸管机械手
听说过机械舞,机械手听上去也十分动感酷炫有木有?
只要通过一个小手工,就能带娃了解手指关节活动的科学原理哦!
将纸吸管切成小段,粘在纸板手上,代表手上的骨骼和腱鞘,注意在每段吸管之间留有一点间隙,这样“手指”才能弯曲。
用线穿过每根手指的吸管,在“指尖”部位绑一个珠子固定住。
这个时候,小珍妮要开始发挥艺术思维,进行一些美化工作啦!嘿嘿,把手转个面,给涂上漂亮的指甲油。
大功告成!现在开始拉动绳子,活动一下手关节吧!
通过一个个小游戏,小实验,孩子不仅能对理工科的课程感兴趣,还能学会学科融会贯通,将来学习成绩自然好,最重要的是能拥有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
高大上的STEM教育,其实就在身边!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具有前瞻眼光的父母,给孩子创造机会,让STEM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中去。
只需一张纸一支笔,快用思维导图画出娃的最强大脑!!
点击图片,看娃如何绘出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