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家长的焦虑:拿什么拯救少儿编程

资讯 少儿编程 1586浏览 0评论

在中国市场上,最好挣的钱,一个是女人,一个是孩子!继“奥数”折磨孩子多年之后,接下“奥数”接力棒的,是少儿编程。少儿编程不只是火了,而是火的一塌糊涂。

 

如果你关注孩子教育,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广告就会袭来,线上线下编程课花样繁多,融资成功的喜报频频传来,各级教育机构大力推广……很多人担忧,编程是否会代替奥数,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们的新烦恼?

 

从根本上说,新烦恼来源于家长的未来焦虑,而不是学生。提起编程,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是程序员,而未来又是智能AI的时代,不学编程,孩子怎么会有未来呢?

 

艾瑞咨询2018年10月11日发布的《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简称为《报告》)显示,目前为止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50万。未来行业规模将在5年内达到300亿。

 

虽然少儿编程尚不足以对标青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的600亿规模,但近年来,少儿编程行业广阔的增量市场被关注,头部资本和教育科技公司纷纷入局。资本的不断注入也让少儿编程成为时下最火的少儿教育产品之一。

少儿编程,仅仅是开始

早在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编程教育首次以政策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家长的焦虑:拿什么拯救少儿编程

此外,在《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更是明确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并且以100%纸笔闭卷测试的方式纳入高中阶段的考查。

 

2018年1月,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新加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内容成为“新课标”亮点之一。

 

同一年,浙江、天津、江苏等多地将编程纳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南京、天津等地将编程纳入中考特招范围。在一些地方中小学尤其是民办学校,少儿编程日渐成为招生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少儿编程,越来越多的机构涉足少儿编程教育领域。以北上广深为首的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有影响力的机构,比如北京有阿尔法营,上海有喵爪星球,深圳有编完边学和编程猫,成都有西瓜创客。

 

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有30家编程项目成立,达历史最高值。截至2018年7月15日,2018年少儿编程公司的成立数量仍保持较高水平。

 

此外,少儿编程教育市场共发生58笔融资事件,总额超14亿元。自2014年起,陆续由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数量和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尤其2017年之后,项目融资有了陡增趋势,资本开始在此领域布局。

 

据梳理,目前已获得融资的公司中,大部分处于种子轮和天使轮阶段。只有2家即小码王和编程猫,达到相对成熟融资历程。

 

由此可见,整体来看,我国少儿编程教育仍处在发展初期、市场培育阶段,大部分还未获得融资。获得融资的企业也多为早期轮次,发展时间均为2年左右,师资和用户规模也都在初期阶段,未来仍是一片蓝海。

 

花钱就能解决家长焦虑?

少儿编程方兴未艾,但却让家长们的功利心爆棚。STEM、机器人、编程,本来原本都是一种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现在就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多少都跟升学挂上了钩。

 

一直以来,编程被认为是一种非刚需课程,与英语、乐器以及奥数等学科类课程相比,生命周期不够长、分级标准缺乏、与升学考试关系不紧密等,换句话说,不是“硬需求”。

 

转机来自奥数竞赛被叫停。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让奥数等相关竞赛相继停止,同时禁止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与奥数挂钩,校外培训机构禁止办奥数班等。给期待通过奥数加分特招的家长们泼了一盆凉水。在此背景下,孩子的兴趣特长培训变得复杂化,中间既掺杂着升学焦虑,还有科技焦虑感。

 

对学校而言,由于编程、信息学等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五大学科竞赛中,相比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来说,信息学师资较少、考生较少,容易学出成绩,因此相对更易获得自主招生降分的资格。

 

家长的焦虑:拿什么拯救少儿编程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学习编程两年以上的小学生,只要考前认真集训、多刷题、多练习,在各类机构和厂商炮制出的大量奖项中,斩获几个小奖难度一点不高。而调查中,多家培训机构也非常明确地将“信奥”作为招牌,招揽小学生、初中生培训报班。

 

一位多年从事教育的人士表示,编程教育、信息学奥赛一度是很正能量的一项教育革新。可惜的是,很多东西到国内就变得商业化和功利化了。STEM、机器人、编程,原本都是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到了国内就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多少都跟升学挂上了钩。

 

当然,还有另外一批对教育潮流感知敏锐的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躬身入局,驱使他们的动力来源于一种希望不被智能化时代所淘汰的焦虑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编程变得很“热门”,对此,家长必须理性,不能盲目攀比,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目的应是发展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追求功利的目标,诸如增加幼升小、小升初的竞争砝码等,学少儿编程不能陷入功利陷阱。

别让编程“奥数化”

《8岁儿童就应该学习编程了吗》《7岁之前是教孩子STEM能力最好的阶段,回报巨大》《从6岁开始学编程和18岁以后再学编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类文章被反复推送,往往都会提及几个早慧的天才。

 

比如德米什·哈萨比斯,google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的开发者,8岁就开始学习编程。马舜喆,6岁开始学编程,至今已开发出5款苹果应用软件。澳洲上小学的Yuma,6岁自学编程,7岁入学斯坦福设计课,8岁开发APP,被库克称作天才等等。但天才毕竟是天才,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家都是普通人,需要的是正常的教育,而不是揠苗助长。

 

编程如何避免奥数的“坑”,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整个教育评价体系能否实现多元化,第二个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认知是不是理性。

 

现有的评价体系是逼着孩子考高分,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逼着孩子应试。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的问题,将评价权力过于集中、标准过于单一的现状彻底扭转,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也好,取缔奥数也罢,最后只能是抓住“小鬼”,抓不住“妖精”。不玩奥数了,可以继续玩编程“较劲”。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少儿编程还存在很多不足,包括服务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的同质化、优秀师资力量不足等。

 

另外,国内少儿编程处于起步阶段,少儿编程是一个长线的教育,短期内想要见到效果比较难。市面上少儿编程机构良莠不齐,家长更应在意于孩子对一门学科的兴趣,以及这种兴趣产生的专注度,进而产生的主动的延展性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

转自公众号:
紫金财经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