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6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教学目标】
1、复习变量模块,能用新建一个“音符”链表来存放弹奏音符的数据。
和
的概念。
和
4、通过创作感知用技术表现艺术的表达与想象空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和
的概念。
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音乐课上、听歌曲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知过旋律的美妙,音乐老师常常用钢琴弹奏一段小音符,让同学们去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各种旋律线。大家还有印象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作品《跃动的旋律》,自己设计一段小音符,然后用旋律线表达。请欣赏。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这个作品。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在D盘中打开文件“跃动的旋律”,听一听是什么旋律,根据老师的提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弹奏旋律的设计方法。
任务一:弹奏音符的脚本设计
1)师:重复10次弹奏音符模块,如何设计?
2)师:如何实现弹奏模块中音符数据的变化?
师:启发:回忆我们在“明明的思考”一课中用到过的链表,尝试用链表先把这些音符数据存放起来。
生:搭建。(在变量模块中,创建一个“音符”链表,给链表添加音符数据。)
3)师:猜一猜,尝试尝试把链表中什么模块插入到弹奏音符模块中来实现弹奏音符模块中数据的变化?又如何 搭建?
4)师:我们想让音符按顺序弹奏,有如何设计呢?
生:搭建
生:执行脚本,想一想,如何实现弹奏一个音符,就画一个旋律线?
师:思考:添加音符链表中的数据,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生?将重复次数换成链表的长度?可以吗?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任务二:旋律线的脚本设计
1)师:如何设计“音符”角色随音符高低起伏出现在舞台上?
生:搭建。
师:启发,我们可以利用图章,使角色出现在不同位置。
生:搭建。
师:如何使旋律线能更好地表达旋律的高低呢?
生:搭建。
2)师:请看老师搭建的方法。
师:请你改变链表中音符的数据?看旋律线有什么变化?这个设计中Y作标中的数据来源于链表中的数据,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三、学生完成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1、分享学生作品,学习他人的设计思想。
2、个别辅导,解决问题。
3、跃动的旋律已经在同学们的创作下完成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看谁的作品精彩。
四、分享交流
1、展示作品
2、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创作,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用链表来实现各种数据的存放和读取,我们设计脚本的能力又提高了一步和设计视野又拓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