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最近因为要带娃,所以更新有点慢,让大家久等了。
上期我们对函数有了一个简单地认识,文中提到说,函数就是一个工厂,进去的是原料出来的产品。
但是对于这一点却没有很好的体现,今天我们探究一下函数怎样进去原料,怎么样生产产品——带参数的函数。
首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函数的定义: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上期的函数括号里面什么也没有,也就是不传递参数。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传递参数的函数。
要让一个函数能接受参数,在定义的时候就要形参进行占位。
至于形参和实参我们不做太多解释,这里我们只需要学会用。
上面这个函数的作用是把输入的参数加上1,再输出。
再来看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接受一个参数,并把这个参数放到字符串中一起输出,使之成为一句有含义的话。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
这个例子用到了我们第一期所学的turtle库,并接受一个参数。
按照我们所传递的参数来画出不同的图形,而不需要重新写全部代码。
代码的解释我写在注释里面,大家可以把代码完整的敲一遍,在逐行去理解。
这是运行效果,给大家做个参考。
在上面的三个例子都是接受一个参数。下面来看看接受两个参数的函数。
这个比较简单,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参数,用来输出年龄。
↑图片上部分是运行效果↑
注意在传递参数的时候,函数在定义的时候有几个形参,我们在调用函数的时候就需要传递几个参数。
再来看看稍微复杂一点的:
这个实例也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颜色参数,可以用来定义多边形的颜色。
以上的例子需要大家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去理解。第二季的课程只是一个语言入门基础课,以后还会对函数有更详细,更深入的学习。
本期带参数的函数就为大家介绍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转自公众号:
高维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