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近几日谢声涛老师创建的三言学堂微信群就Scratch的闪电效果进行了激励的讨论和再创造,这是完成画笔克隆功能介绍的最好契机!
一切的源起是群友熊者大也在群里发了一个空间舞动的作品效果图和源码,大家纷纷叫好,并感叹Scratch官网上类似的好作品非常多,只是现在无法访问了!
很快,谢声涛老师对作品进行了优化,张波老师给视频配了音乐,具体效果如上。
熊者大也老师随后也发出了自己拓展的作品效果,如上视频。
这个作品把画笔的克隆功能体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是看到了上图的效果,对画笔功能非常擅长的大白老师技痒难耐,发布了如下闪电效果视频。
微信群的气氛再次高涨,大家讨论的热烈而欢快!就像群友的如下贴图:
创造力旺盛的大风老师,最快做出了闪电效果,如下视频。
同时大风老师贴出了源码图片,主干程序依然是画笔的克隆功能,比空间舞动简单更利于理解。
群主谢声涛老师不甘示弱,很快发布了自己创造的闪电效果视频。
谢老师也贴出了自己的程序图。谢老师与大风老师的程序思路相似,一个是闪电的终点位置不动,一个是闪电的起点位置不动。
大白老师再次出手,对闪电效果作品进行升级,效果如下视频:球形闪电,带电粒子,越来越科幻了!
谢老师受到启发后,很快做了个充电效果的作品。如下视频。
四川绵阳的老师也来凑热闹,发布了闪电效果作品,如下视频:
最后,大白老师用一个完美的球形闪电,结束了群友们漫长而热烈的讨论和创作。效果如下视频。
大家欣赏了这么多视频,一定有疑问:画笔知道,克隆了解,那什么是画笔的克隆功能呢?
在上图的作品中,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克隆5条闪电,这5条闪电并不是某角色的克隆体,而是画笔的绘制过程。
也可以这么理解,闪电是用隐藏的角色或空角色绘制的,绘制完成后此角色被删除了,但绘制的图案会留在舞台上。
上图是闪电的程序,此时不使用克隆体,或者用广播代替克隆体,程序都无法正常运行。如果不删除克隆体,程序在克隆300次后会停止克隆。
闪电是如何消失的呢?这就需要另一个角色或舞台背景对所绘制闪电的不断覆盖了,一定要注意设置虚像的值哦!程序如上图。
舞台中心的球形闪电需要使用角色变量设置方向,因为克隆的次数较多,还要使用自制积木运行时不刷新屏幕的功能。如上图。
画笔的克隆功能使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除了绘制各种炫酷的图形图案,还可以有多种用法,比如绘制从天而降的雨滴效果。
转自公众号:
scratch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