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hi,大家晚上好。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Python中的内置数据类型:Number(数字) 、String(字符串) 、List(列表) 、Tuple(元组) 、Set(集合)、 Dictionary(字典)分别进行了学习与了解。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对Python中的条件控制语句进行学习与了解。
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如下:
– 对Python中if语句进行简单介绍
– 介绍Python中if语句的基本用法
对if语句进行简单介绍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习与了解的内容都是顺序执行,其中语句始终按照指定的顺序逐个执行。
但世界往往比这更复杂。通常,程序需要跳过某些语句,去执行其它的语句,或者在执行的多个语句集之间进行选择。
我们用一个简单示例来进行讲解说明: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会出去玩。(这意味着如果天气不好,我会呆在家里面)。

简单概括 “if…else…“结构的作用:如果 “条件”是成立的,就做…; 如果”条件”不成立,就做…。
上述示例”do something”的前有一个”缩进“(四个空格)。通过增加缩进,让Python知道,该语句只有在”if”后条件为True(真)时,才会执行。
所谓条件(condition)指的是成立的条件,即返回值是True或False的表达式. 关于”表达式”,我们已在第六课Python中运算符及表达式中进行过学习。
注意:在Python中非0和非空(null)值为都视为True,0 或者 null视为False。
2
介绍if语句的基本用法
Python中if语句的使用一般可分为三类。下面通过示例分别进行说明。
1. if …

这是if语句最简单的格式。有时根据程序的需要,对执行条件的结果进行判断,结果为True(真),则执行相应的代码;结果为False(假),则跳过相应的代码。
代码示例:
示例结果:
2. if ..else..

有时根据程序设计的需要,需根据条件判断的结果”True”或”False”,来分别选择要执行的代码时,则可以使用。
代码示例:

示例结果:

3. if..elif..elif..else…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对if语句及if..else..的用法进行了说明。在实际的程序设计时,可能会需要使用多种逻辑判断的情况,并根据多种逻辑判断的结果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这就需要使用”if语句”的多条件判断。如下图:

if语句的”多条件判断”也非常简单,在if和else之间增加一个或多个elif (else if的简写)及相关的代码。从if后面的条件依次进行判断,当哪个条件表达式为True时,则执行对应的代码。
如果所有的条件表达式都不满足,对执行else后面的代码。
注意:
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elif子句。else子句也是可选的。如果else存在,则只能有一个,并且必须在最后指定。
代码示例:

示例结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