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认知规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阶段:
0-3靠动作思维,
3-6动作思维为主,和动作结合在一起,不会做策划和思考,例如搭积木,孩子往往在过程中是没有计划的,只有在完成之后,想象成什么东西。
5-6岁做加减法,会一边掰手指头一边算,用感知去认识世界
2.形象思维阶段:
6-7岁形象思维为主,基于现实的感性认识,思考问题是从身边的现实出发,比如课本加减法都有配图,对抽象的概念孩子是理解不了的,需要让孩子对操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3.抽象思维阶段:
8-15岁为从概念出发的思维为主,
10岁抽象思维成为主导,代码是纯粹抽象的思维能力,也叫逻辑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抽象思维是理性客观的,数学物理需要强大的抽象思维推导,大多数人没有完整的抽象思维过程,其判断都是盲目和没有依据的。比如写一个PPT,很多人不知道从哪些点写,无法拆解。这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弱的表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四次容易掉队的时期,分别为三年级,五年级,初二,高二
三年级
孩子从启蒙学习增加了数学的四则运算,同时语文有大量的阅读,聪明的孩子会读题,并且能很好理解加减乘除,反之,孩子善于思考问题,也就能更好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五年级
数学开始有应用题以及几何知识,需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而数学的知识也将会在编程的学习中有大量涉及,帮助孩子更好理解
初二
代数开始有函数,正反比关系,几何不只是定义,而增加了判断和推导,注重条件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初二开始加入物理,如压强,力学,电学,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现象,刚好可以通过科技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理解,这个阶段掉队的原因,基本都是应为逻辑思维落后了
高二
数学更难了,开始接触立体几何知识,还有物理学,电磁学,重点依靠大脑想象进行构建
所以我们需要及早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弱不仅会反应到学科学习,还会反映到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