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上网浏览看到台湾东海大学
姚仁禄老师“两个阶段四部曲”设计思考过程的独到见解,受到启发,深感这种方式有较强的普遍性和迁移性。
迈出范例的依赖,老师如何来组织教学呢?课下,我问学生:如果没有范例,同学依据老师提出的大主题,进行创作,会遇到些什么困难,通过调查和采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在自由创作教学中,同学痛苦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一节课内,塑造角色花了很长时间,没有时间去设计脚本。
2、有时候想不到好的剧情?
3、能设计控制单个角色在舞台中的表现效果,但设计多个角色串起来一起表达某些表演效果时,搭建这样的脚本有一定难度。
4、如何去完成自己心中想表达的意思,灵活运用模块来设计,还存在困难。
5、老师要多给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的核心的设计思想,能应用到很多创作中。比如角色的移动的不同表现效果、角色随鼠标移动的最佳设计思想、场景的切换的舞台效果等等。
老师在设计自由创作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以下资源:
1、尽量提供多一点角色。
2、给多点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技术去塑造和美化角色。
3、给出核心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完成其他的设计。
通过上面的理性思考后,准备在第2课来个尝试,主题是“春来了”没有范例的情况下,这样来设计一节课看一看教学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