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嗨!大家好,我是鹤守(墨菊:大家好,我是后期君 墨菊),上节课我们讲了关于Scratch 函数——参数 的教学,其实函数也不是很难,(墨菊:这是上节课的传送门:https://www.kidscoding8.com/73248.html )今天学习新的知识,函数——条件参数。
根据上节课的隐藏页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节课的函数中含有一个 布尔参数,简称 条件参数。它的作用是并和条件,还是那张图↓
在这张图中,“碰到颜色 红色 不成立” 就是一个条件参数。举个例子吧,还是我们的墨菊,(墨菊:怎么又是我?)比如说它想用SWAD控制移动,而不是方向键,但它有想只用一边控制时另一边不能控制,可以这么干↓
可以看见,这里用了两个 含参函数脚本,并用 问答模块 来区分。(墨菊:很机智的做法)不过这时墨菊并不满意,一是因为两个函数会加大运行量,二是因为两个函数中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没必要再做一个函数。于是,另一种函数粉墨登场,它就是 条件函数!
条件函数和上一种函数的创建方法差不多,不过是把数字参数改成布尔参数(墨菊:六角形!),于是非常愉快(墨菊:非常愉快……你是魔鬼么……)地创建了一个↓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添加条件上去,比如↓
于是墨菊 丧(干)心(得)病(漂)狂(亮) 地改了上面的脚本↓
看到了吗?这就是函数!这也是变量做不到的!(墨菊:太丧心病狂了……)还有,条件函数是可以叠加的,可以用 “且” 或 “和” 等条件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