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本文为开源硬件实验室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开源硬件实验室知乎专栏)。
我们先来看看Arduino诞生之前的现状:

早年搞电子制作,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需要自己焊接最小系统和各种元器件,基本都是专业玩家,用面包板自己焊接最小单片机系统,用专业的IDE,那个时候ARM公司的keil软件用的最多,配合专门的仿真器,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里。那个时候电路板打烊还很贵,稍微好点的就是用CNC雕刻电路或者用感光法制板。

各种硬件厂商生产不同标准的开发板,基本上都是很大一块,把常用的模块都集成进去,使用不够灵活,只能用来学习,没法制作作品。各种模块的驱动代码需要自己调试,有经验的老司机会有一套自己的常用模块的驱动库,但是大部分都不会去分享,有分享的也不会很通用。

2005年,Arduino诞生:

2005年,意大利北部小镇伊夫雷亚(Ivrea)一家高科技设计学校的老师Massimo Banzi(国内创客把他亲切地称为“板子大叔”),为了能给学生们提供一种便宜、好用的微控制器平台,与当时在这所学校做访问学者的西班牙籍芯片工程师David Cuartielles合作设计了最初的Arduino控制板。随后Arduino便开始迅速地在欧洲流行起来,并且逐渐将春风吹到了世界各地。
Arduino的组成:
1. 软件
包含了用C++编写程序的IDE和各种Arduino库。
2. 硬件
各种不同特点的Arduino控制板和扩展版。
3. 社区
国内国外很多Arduino论坛和网站,分享各种作品和制作过程。
Arduino的特点:
1. 开放性
所有的电路图纸和源代码都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修改使用。
2. 易用性
采用C++面对对象语言,把所有和底层驱动有关的代码都封装成库,用户只需要简单的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就可以。
3. 扩展板
丰富的扩展板可以和主板层叠,根据具体需求选用。
Arduino的各个版本进化:

第一个Arduino板,采用单面PCB板,程序下载接口采用DB9接口,元器件采用直插封装。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版的美观度很差,但是把Arduino的整个框架定义好了,包括Arduino引脚排列和分配,用串口通过Bootloader引导程序来下载程序代码,软件上封装了常用模块的库,奠定了Arduino的接口标准和发展方向。

第二版,采用了双面PCB板,阻焊油墨采用了蓝色,板子外形比第一版做了一些变化,定位孔也重新调整了位置,外观更好看,奠定了后面好几年的Arduino电路板风格。

第三版的Arduino Extreme 采用了USB接口和USB转TTL芯片,让后面新出的不带DB9接口的电脑,通过USB就可以下载程序。另外元器件开始采用表贴元件,体积减小也适合机器大批量加工。

第四版的Arduino NG把串口芯片换成了性能和质量最好的FTDI公司的FT232RL芯片,另外增加了一个LED指示灯和D13脚相连,让用户拿到电路板,下载一个LED闪烁程序,不用接外围电路就能看到现象,非常方便。

第五版的Arduino Diecimila比上一版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了软件复位功能,用户不再需要下载完程序后手动去按下复位按钮。USB端增加了保险丝,防止不当操作短路时,烧坏电脑USB接口。用了一个低压差的稳压芯片替换了原来的芯片,可以让电池供电。另外增加了3.3V的稳压芯片,可以让Arduino和3.3V模块连接。

2009年,第六版的Arduino Duemilanova 相比上一版增加了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当USB和DC接口同时供电时,会自动切断USB端的供电。另外把原先 ATmega168单片机换成ATmega328p,内存和Flash容量都翻倍,可以让Arduino运行更大的程序。
这一版也是我开始接触Arduino的拿到的第一个Arduino,至今我还完好的保存着。

2012,第六版的Arduino UNO发布,把串口芯片换成了 ATMega8U2,为了能让设备管理器里显示Arduino。这个改动至少对国内用户来说带来了很多问题,经常会驱动安装失败。导致这个驱动安装失败的原因是国内的操作系统不是正版,大部分盗版Ghost系统都精简过,导致文件丢失。所以现在能看到很多国内厂商,稍微重视一点客户体验的基本把串口芯片换成了CH340。

2013年,这个时候国内淘宝上基本都是山寨UNO,价格低至十几元,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第三代Arduino UNO板,把油墨换成了特制的一种油墨,可以用来区分盗版,发布了Arduino LOGO的产权,其它公司生产同类型的电路板不能用相同的LOGO。Arduino开始注重品牌管理。
另外增加了一些Arduino端口,用来更好的适配各种类型的扩展版。

2015年,Arduino在深圳Maker Faier上发布了Genuino,开启了双品牌战略来抗击山寨。有幸用我的破英语和板子大叔交流了当时做的一款产品。

Genuino又用了一种重新调制的油墨,同时排针母座侧面,印上了引脚名字,方便用户插杜邦线时不会看错,这一点至少对我来说非常友好。
开源硬件的产品之路该怎么走?
1. 注重用户体验
能把用户的痛点解决,Arduino一开始就想让电子制作简单化,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都围绕这一点来不断的优化。
2. 注重品牌管理
一旦出名,各种山寨都会来,这是挡也挡不住的。但是可以想办法让自己的产品和山寨产品让用户快速的区分识别,是一种很好的品牌管理办法,值得很多搞原创开源硬件的厂家学习。
3. 注重社区维护
开源社区能积累用户粘性,快速发现产品缺陷,有了用户的积累,也不怕山寨,因为你拥有了定义标准的权利。
4. 完善供应链
配套的供应链优化和完善,能确保产品质量的保证,给用户以最佳体验,是也逐步积累的技术壁垒,自己早几年踩过的坑,别人要想跟上来也要踩过这些坑才行,有了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