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380元/半年,儿童学编程,就上码丁实验室。
编程要点:
(1)声明变量n,小动物按顺序编号:
n==0:长颈鹿
n==1:鸭子
n==2:奶牛
n==3:兔子
n==4:蛇
n==5:乌龟
n==6:蝴蝶
所有的小动物都有对应的“显示图标”。
(2)多分支的条件结构:
方法1:条件结构的并排
由于几个条件是“相互独立”的(相互没有交集),因此可以通过并排7个“如果为(条件),则…”条件结构,区分变量n的7种情况,并相应显示7种不同的小动物图片。


方法2:条件结构的嵌套
通过将7个“如果为(条件),则…,否则…”条件结构嵌套、叠加,产生7个分支的条件结构:


注:最后一个“如果为(条件),则…,否则…”条件结构,由于没有“否则…”的情况,因此可以省略“否则…”,使用“如果为(条件),则…”条件结构即可。

方法3:使用“设置”按钮修改为多分支的条件结构。
这也是MakeCode与Scratch的区别之一,个人感觉MakeCode中添加的这个设置按钮让它在设计多分支的条件结构时,比Scratch方便。

(3)变量n的初始化、递增与循环:


MakeCode图形化编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模拟器运行效果:
